西九的「自由空間」啟用
駐場計劃助藝術家深化作品
西九文化區的「自由空間」六月開始啟用,已經運作數年的西九表演藝術部終於有自己的場地去推展項目。開場的舞蹈節目除了由法國編舞家克里斯汀.赫佐主持的舞蹈工作坊、公開講座及上演其作品《來自真實故事》外,還有香港編舞馮樂恒為期兩周的駐場計劃,並於計劃尾聲舉行公開的階段展演。
關於駐場
這個名為「馮樂恒駐場創作:《從頭(再)開始》」的計劃,是自由空間與英國著名編舞家韋恩.麥葛萊格(Wayne McGregor)工作室之交流及合作協議的項目之一。過去幾年,西九表演藝術部舞蹈組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是與海外舞蹈藝術機構 — — 包括澳洲、芬蘭、英國、新加坡、日本、法國及西班牙等地,發展合作及交流計劃。這些計劃不僅讓香港的舞蹈家可以到海外進行研究及交流,也讓海外的藝術家來香港認識本地的舞蹈現況。
由於西九文化區本身的場地未啟用,以前的交流活動,只能租借其他場地。這次馮樂恆進駐西九,讓整個團隊可享有一個專屬空間。以往的經驗可能要與其他藝術家或團體共用租借的場地,每天排練完需要花時間還原。這次駐場則是整段時期供馮樂恒使用,他直言對排練來說是方便得多。而且場地也具備投影、音響設施及駐場的技術人員,綵排時他能隨時用上或查詢,對排練的效率及查看效果是相當有幫助。
這個計劃另一特別之處,是馮樂恒並不是要發展一個新的作品,而是以作品《從頭開始》為基礎再發展。《從頭開始》受香港藝術節委約,於2015年的香港藝術節發表了約半小時的版本。他以輕鬆手法展示編舞及舞者間微妙的關係,當年甚獲好評,也有不少的巡演機會。2017年巡演期間他覺得作品能繼續發展,及後與時任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部舞蹈組主管陳頌瑛提及,終於在去年實現。香港編舞家要重演或再發展作品的機會其實不多,但這是藝術創作必須及重要的階段,西九文化區能夠支持,具一定意義。
關於排練
去年秋天,馮樂恒與四位舞者,在韋恩.麥葛萊格工作室進行了《從頭(再)開始》第一階段的排練。這次在西九的駐場計劃,是創作的第二階段。而八月將進入最後階段的排練,九月底在英國史雲頓舞蹈中心(Swindon Dance)作世界首演。
能夠再發展有何好處?這次去看駐場的後期排練,發現馮樂恒已加進了不同的元素,在形式與內容上再作深挖及擴充。《從頭(再)開始》由《從頭開始》本來的雙人舞,發展成四位舞者的演出。有趣的是,馮樂恒並非將本來的內容拆解再添餡料,而是在本來的部份完結之後,加添段落。
這次的駐場排練,主要集中在修改及推進新添的部份。在當代舞創作過程中,作品常是編舞根據舞者的特質而創作,並與舞者一同發展作品。舊版的雙人舞呈現了編舞與舞者之間既是同行又有對抗的權力關係,今次新增兩位來自英國的舞者,在新舊舞者之間已有一種張力,亦加添了港英文化差異的元素。繼而,換了舞者,同一個動作可以給出不同的感覺,如何去複製動作,動作背後的意思及因由又能否「承襲」及「轉載」?馮樂恒在《從頭開始》中已跟兩位香港舞者梁儉豐及黃銘熙緊密合作,這次新增兩位英國舞者Michael Barnes及Jack Sergison,看到馮樂恒與四位舞者一同思考及討論不同段落的處理及呈現意義的方法。與演出中所扮演的高高在上的「編舞」不同,他們在一個對等的位置探索不同發展的可能。
《從頭(再)開始》讓我們看到,一個作品即使演出完畢,仍然有發展的空間及意義,若能給予適當的支持,創作人及作品就可以走得更遠。馮樂恒在公開展演時提到這計劃能夠出現,除了西九文化區及韋恩.麥葛萊格工作室的全力支持外,還有香港藝術發展局、英格蘭藝術委員會、香港駐倫敦經貿辦事處及史雲頓舞蹈中心等多個機構的支持。
在藝術作品可以面向觀眾之前,首先要有藝術機構支持,創作及演出才能成事。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部舞蹈組現任主管張月娥在展演討論環節時提到,西九文化區的宗旨之一是希望能促進創作的發展,為藝術創作提供研究及發展的空間。西九文化區是首個設有藝術總監的公營場地機構,希望馮樂恒這次的駐場計劃,將標誌了自由空間及日後陸續落成的場地的理念,能夠為本地藝術創作者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及支持。
文:聞一浩
攝影:嘉霖 (相片由西九文化區提供)
首刊於2019年7月13日《文滙報》